2019年5月20日是第20个世界计量日,为普及计量知识,更好地迎接量子化计量变革的到来。今天,我们先从“计量与文化”的角度,带您了解东华计量。
世界计量日的由来
为纪念1875年《米制公约》的签署,每年的5月20日被设立为世界计量日。《米制公约》为全球一致的测量系统奠定了基础,支撑了科学发现和创新、工业制造和国际贸易,以及民生改善和全球环境保护。
俄罗斯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曾说过:“没有测量,就没有科学”。人们每天都在进行各种不同的测量,测量数据是人类活动中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。如果这种信息不够准确可靠,就无法正确地认识事物,而计量就是关于测量的科学,是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,也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。
物参照的古代计量
我国古代为建立度量衡标准,始终做着不懈的努力。出土于殷墟的三支骨尺,长度皆在16厘米左右,正好是中等身高人拇指尖至食指尖间一拃的长度,与“布手知尺”相吻合。
古人深知用人体作长度标准误差很大的道理,因此一直在寻找一种复现性较好的自然物来定义一尺的长度。
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中说:“十二栗而当一寸。”《说文》:十发为程,十程为分。”《孙子算经》:“蚕吐丝为忽,十忽为秒,十秒为毫,十毫为厘,十厘为分”等,说法各异,然而都难以与汉尺度相符。《汉书·律历志》记:“以子谷秬黍中者,一黍之广度之......一为一分。”黍和栗都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。栗即小米,古代又称稷。黍子多为椭圆形,有白色、黄色和褐色多种。《汉书·律历志》所说的“一黍之广度之”,即选用中等大小的黍横排,一粒黍的宽度相当于一分之长。
为求证此说,我们曾作过多次试验:用山西、北京等地所产浅黄和深褐色的黍子横排100粒,约合23厘米,与汉代一尺之长约略相合。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,应用数理统计法求得平均值来定一尺之长,是合乎科学的。比起“布手知尺”的复现性有很大提高,准确度也基本上能满足当时日常使用的要求。
世界上最早的计程车
记里鼓车又叫“记道车”。东汉末年刘歆《西京杂记》中有“记道车,驾四,中道。”汉画像石有“鼓车”图。发明地动仪的东汉著名科学家、文学家张衡曾制造过记里鼓车。唐代以前,车仅一层,唐以后分为两房;即行一里下层木人击鼓,行十里上层木人击镯。据史载,汉以后历代制造记里鼓车者也不乏其人,但文字过于简略,至末年代车的制法已经失传。北宋天圣五年(1027年)卢道隆重新设计制造成车。《宋史 舆服志》详细记述了车的结构、尺寸、规范等。
记里鼓车是我国古代对齿轮系运用的典范。它的计程功能是由齿轮系完成的:将两个齿数相同的齿轮中间嵌入一个中轮,车便能按同一速度和同一方向运转,整个齿轮系与车轮同行同止。车上还有一套减速齿轮系,始终与车轮同时转动,其最末一只齿轮轴在车行1里时,中平轮刚好回转一周,经机械系统作用,车上的拔子就拨动下一层木人击鼓一次;车行10里时,其上的拨子就拨动上一层木人击镯一次 ,其原理与今天汽车中的里程表相同。现代里程表的发明人是18世纪的美国人本·富兰克林,比记里鼓车晚了1600多年。
520世界计量日,杭州有限公司为居民日常生活如何节约用电支招。
除了电能的计量仪表,用电缴费等问题外,居民最关心的还是如何制定节能方案,以免电费超出预期。工作人员介绍,日常居民用的智能表,设备计量更精准。在日常生活中,一些细节可以节电。
一是手机充电,充完之后要及时拔掉插头,二的方面就是电视的机顶盒,路由器等一些设备在不使用的时候应该关闭电源,最好是拔掉插头,三就是电饭煲,饭煮熟之后进入了一个保温状态,在这个状态下面它也是耗电的,市民都可以通过拔掉插头,来减少这些设备的一些耗电。“以前的机械电表因为损耗比较小,无法计量,现在的计量仪表更精准,它把这部分消耗的电能量也记录下来了。”
上一条: 校准仪器中的测量误差及来源是什么?
下一条: 计量检测仪器的重要性
相关新闻
- 浅析对县级法定计量校正检定机构自身的质量管理
- 仪表仪器;计量仪表;重要性;应用价值;研制 本文以下将仪表仪器计量检测工作进行了简单
- 计量仪表与智能制造
- 增强器计量校正检测服务能力的方法
- 东华计量-大型游乐设备的检测包括哪些方面
- 校准仪器选择内部校准还是外部校准?
- 设备计量的概念,含义及特点哪些?
- 设备计量与大数据
- 计量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应用的研讨
- 设备计量保证方案的简化应用
- 校准仪器中的测量误差及来源是什么?
- 天然气计量仪表尴尬的背后
- 仪器校准基础知识
- 如何让计量校准更有价值
- 仪器校准关系着各行各业的产品质量
- 第三方计量校准机构如何加强校准技术?
- 计量检测的原理和材料
- 仪器计量基本知识
- 计量仪器对管理的重要性
- 关于校准仪器/计量校正机构,你知道多少?